技术创新的蓝海 转型升级的高地——关于贯彻落实《精细化工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几点思考 -凯发在线

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 | 凯发在线
技术创新的蓝海 转型升级的高地——关于贯彻落实《精细化工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几点思考
2024年17期 发行日期:2024-08-28
作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李寿生

编者按:8月21—22日,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行业协作组、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联合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四届精细化工行业(陕西)大会暨2024中国精细化工百强发布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李寿生在会上做题为“技术创新的蓝海 转型升级的高地——关于贯彻落实《精细化工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报告,本刊特对全文进行编辑整理,以飨读者。

  2024年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石化化工产业精细化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攻克一批关键产品,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突破一批绿色化、安全化、智能化关键技术,能效水平显著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培育5家以上创新引领和协同集成能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培育5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建20家以上精细化工为主导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下游企业协同的创新体系”。该《方案》不仅符合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而且也将开启我国新时代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方案》的目标,全面规划了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蓝海,打响了新时代我国精细化工产业攀登转型升级新高地的攻坚战。

  以下结合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现状,对全面贯彻落实好《方案》,谈几点意见。

加快精细化工创新发展,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跨越的一个战略重点

  我国精细化工的快速发展,是从第八个五年规划开始起步的。“八五”规划明确提出,精细化工要成为全行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九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把发展精细化工作为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先方向;“十五”、“十一五”规划又把精细化工的占比列为行业发展考核的重要指标;“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精细化工技术创新发展的力度,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端精细化学品,力求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要适应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从“补短板”和“增强项”两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我国精细化工高端化、绿色化和差异化水平。经过近四十年的持续努力,我国精细化工无论是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得到了显著发展。2010年,我国精细化工总产值达1.5万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7%;2021年,我国精细化工总产值突破5.5万亿元,占全行业总产值的比重超35%。2023年精细化工工业总产值为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了3.4%。预计2025年将达到6.6万亿元,精细化工率将达到55%。2027年我国精细化工总产值有望超过11万亿元,精细化工率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目前,我国在农药、染料、涂料等传统精细化工领域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在电子化学品、催化剂、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在电子化学品方面,达到g5标准的磷酸、氨水、硫酸、氢氟酸、双氧水等已实现产业化和终端应用,为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40%以上的电子特气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开始批量在终端应用。

  在催化剂方面,我国在新催化材料、新催化表征方法、新催化反应以及表面科学、纳米科学等基础研究方面又取得一系列新突破。煤化工催化剂已在现代煤化工领域大量使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茂金属催化剂多个系列品种已实现产业化,有力支撑了茂金属聚烯烃、聚烯烃弹性体(poe)和环烯烃聚合物(coc)等产品的产业化。我国正在由催化大国走向催化强国。

  在功能性高分子材料方面,中石化集团公司的共聚抗菌聚丙烯已实现工业化;东材集团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本征阻燃聚酯反应装置,并实现了工业化。此外,近年来我国研发创新的新型微通道反应器及连续流程工艺技术以及微界面、超重力等强化反应技术也在多系列精细化工领域开始应用。我国精细化工的创新发展正在跨入一个高端突破、多领域超越、大范围应用提升的全新蓝海领域。

  在充分看到我国精细化工创新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晰地看到我国精细化工创新发展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高端技术创新水平差距明显。特别是在电子化学品方面差距尤为明显。目前,我国光刻胶关键树脂原料单体研发滞后,arf光刻胶复配工艺仍有较大差距。高端环氧树脂类电子封装材料市场主要由德国汉高、富乐、美国陶氏、日本电工、信越、日立等厂商主导,我国高端封装材料份额不足5%。在抛光材料领域,先进制造用抛光液的主要成分纳米抛光颗粒仍在开发之中。在电子特气领域,12英寸晶圆制造用某些前驱体特气、含氟电子特气等产品还未大规模产业化。特别是一些在高技术、高端领域应用的精细化学品,如环氧固化剂、纤维助剂、高分子材料扩链剂等。尤其是在新型医药研发技术、生物研发技术、绿色化学技术、新型材料单体技术等方面,我们都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是我国精细化工创新发展一个最重要、最根本也是最大的差距。

  其次是产品结构差距明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和化学工业大国都在加快化学工业的结构调整,向精细化工方向转型已经成为化工大国和跨国公司的一个显著特征。目前,不少化工大国的精细化工占比都达60%左右,而我国目前只有30%左右。美国杜邦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将公司发展的战略重点由石油化工转向农药、医药、特种聚合物、复合材料、抗癌抗衰老药物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德国巴斯夫、拜耳等公司也将开发的重点转向农用化学品、保健医药品、信息影像用品、宇航化学品等精细化学品领域。日本在电子化学品领域一直处于绝对龙头地位。《2022全球精细化工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50强》名单中,美国有20家、德国有8家、日本有5家、中国只有3家(先正达、中化国际和万华化学)。精细化率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公司化学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化学工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差距,加快提升精细化占比已成为我国化学工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

  第三是精细化工应用市场开拓差距明显。精细化工不仅具有技术要求高,产品品种多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市场应用广泛,用户特定专一的特点。据公开资料显示,美国精细化学品年销售额约为125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欧洲约为10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日本约为600亿美元,名列第三位。而中国精细化工销售额差距很大。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市场,中国精细化工市场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精细化工市场的开拓,不仅要提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而且要下大功夫开拓市场,强化用户服务。开拓市场、强化服务不仅是精细化工市场创新发展的短板,而且是整个化学工业面向未来竞争力的一个短板。目前一些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对自己的新产品技术十分了解,产品性能也十分清楚。但用户在哪里,市场在哪里,却很不清楚,而用户企业由于标准滞后、服务滞后,对新产品的使用顾虑重重,不敢率先使用。这种用户服务现状,是很难打开市场的,也很难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场开拓,用户服务必须要提高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对待,才能打开未来精细化工的蓝海市场。

  正是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差距,所以有人会担心,“未来我国精细化工有可能成为我们存在短板受到限制的又一领域”。瞄准短板,找准差距,锚定目标,迎难而上,这是我国精细化工创新发展,开拓蓝海,勇闯高端的唯一选择!

我国精细化工创新发展  开拓蓝海  勇闯高端的战略选择

  面对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跨越的宏伟目标,结合我国精细化学发展的现实基础,我国精细化工未来开拓蓝海、勇闯高端的战略选择,应该按照“市场有需求、研发有基础、突破有可能”的三大原则,依据《方案》规划的五大行动方案,聚焦五大重点战略领域,全力开拓新蓝海,勇闯高端新突破。这五大重点战略领域分析如下:

  一是电子化学品领域。电子化学品是关系我国未来信息产业和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精细化工“补短板”和“闯高端”的战略领域。要面向国家未来战略需求,重点发展为集成电路、电子显示用新能源材料等领域配套的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液晶混晶、先进封装材料、固态电池材料等,全力突破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显示用光刻胶及关键原材料、cmp材料、柔性oled材料、通讯用关键材料等短板技术,提升质量、纯度,扩大规模,提高配套能力。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我国电子化学品技术短板的突出矛盾,并力争在优势领域取得走在世界前列的新突破。

  二是催化剂领域。催化剂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和重要媒介,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生化和环保等多个化学领域,被称之为化学反应的“加速器”。催化剂是精细化工领域技术含量很高、市场需求很大、增长速度很快的一个大市场。2022年我国仅环保催化剂市场就达到33.69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51.8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6.46%。目前国内催化剂生产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技术提升,将是我国催化剂产业开拓蓝海,勇闯高端的唯一选择。未来我国新型、高效、绿色催化剂高端发展的方向是紧跟世界催化剂技术发展的前沿,重点在环保催化剂、生物催化剂、光电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燃料电池催化剂、新能源催化剂、co2资源化利用催化剂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并力争在一些领域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同时,还要加强新型高端催化剂反应机理研究、材料结构研发、短流程工艺开发等,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或国际领先水平的共性关键技术,实现高性能复合氧化物、特种分子筛、非贵金属催化材料、低含量高性能贵金属催化材料、单原子催化材料生产的绿色化、连续化生产技术,全面提升我国催化剂研发、生产及回收利用的整体水平。

  三是医药、农药和精细化学品领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水平追求的提升,生命健康和医疗消费的刚性需求将会持续增长。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已达总人口的13.5%,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延续。有研究表明,未来5年,我国医疗市场需求将会以9.6%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5年达到2.3万亿元的规模。在未来的医药发展中,生物制药将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22年我国生物制药市场规模达5653亿元,同比增长16.05%,预计到2029年我国生物制药规模将达到1.4万亿元。人们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及癌症治疗高效新药都抱有殷切的期望,对健康保健、延缓衰老的药物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在医疗器材领域如呼吸膜、血液渗透膜(聚醚砜等)高端材料国产化替代也急需加快。如果再加上食品添加剂的市场,这将是一个需求更大、刚性更强的大市场。同时,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型高效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化肥农药新型复合药剂的需求,也都会有一个稳定的增长。

  四是高端化学助剂领域。高端化学助剂是精细化工中一类明星家族体系,不仅应用市场广泛,而且专用性能独特,具有化学反应和性能强化的“味精”之称。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一是要抓住“高端”创新这个中心环节,重点发展八大类高端助剂。一是强化材料特性的助剂,如增韧、增强、阻燃、抗静电、导电、导热、耐热、透明、绝缘、阻隔等新型助剂;二是提高稳定性的助剂,如抗氧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防霉剂等;三是改善机械性的助剂,如树脂交联剂、补强剂、抗冲击剂等;四是改善加工性能的助剂,如润滑剂、脱模剂等;五是柔软和轻量化的助剂,如增塑剂等;六是聚氨酯的助剂,如有机硅匀泡剂、新型发泡剂、复合助剂等;七是先进复合材料用的助剂,如润湿分散剂、偶联剂、加工助剂等;八是再生塑料高值化利用关键助剂,如再稳定助剂、洗脱除味助剂、相容扩链助剂等。

  五是安全环保精细化学品领域。在“双碳”目标下,精细化工的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在未来整个精细化工开拓蓝海、勇攀高峰中,精细化工的发展要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走出一条原料绿色化、工艺清洁化、本质安全化、产品高质化、排放近零化的传统装置新型之路。《方案》中提出的安全化技术、绿色化技术及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面对现有传统产品、传统工艺、传统装置也要充分发挥精细化工的技术创新优势,加快清洁工艺改造,加快环保排放改造,尽快从根本上解决历史的旧账和欠账,开启我国精细化工清洁生产、本质安全、绿色环保的崭新篇章。

  上述五大重点战略领域,不仅是我国精细化工未来前景诱人的发展蓝海,而且是我国精细化工未来技术创新的尖端高地。我国精细化工关键技术的高端突破,产业链供应链竞争能力的增强,产业转型的结构优化,领军企业和创新人才的培育,都会体现在这五大重点战略领域的创新突破上。

我国精细化工创新发展的战略保障措施

  未来三年,是我国精细化工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开拓蓝海、勇闯高端的冲刺时刻。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跨越的整体转型升级,为精细化工的高端创新,强链、补链、延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配套支撑。只要锚定目标,措施有力,狠抓落实,《方案》提出的三年工作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国精细化工工业一定会跨入一个高端技术有重大突破,产业结构有明显优势,配套能力有显著增强,竞争能力有大幅提升的全新阶段。

  未来三年,精细化工全行业必须要聚精会神地抓好四大战略措施:

  一是下大功夫培育领军企业。精细化工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作用。领军企业的质量和水平决定着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方案》提出,要培养5家以上创新引领和协调集成能力强的世界一流企业,培养5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建20家以上精细化工为主导,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下游企业协同的创新体系。这是精细化工创新发展要率先落实的首要任务。领军企业的培养,必须要按照面向未来的战略方向,按行业一一落实到企业,并且要按照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要求,理顺上下游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体系关系。在创新发展的实践中,迅速成长起一批像烟台万华、广东金发、浙江龙盛、新和成、河北诚信、河南多氟多、辽宁奥克这样充满活力、充满后劲的领军企业。

  二是集中全力构建创新平台。精细化工是品种多、跨界大、变化快、专业性极强的技术产业。它的创新平台建设必须要符合专业的技术特征要求,必须要以产品为核心,建立人员专业、规模适度、体制灵活、激励高效、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研发平台。精细化工创新平台的建设,一定要同领军企业的培养结合起来。一定要同领军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年轻人才的培育结合起来,精细化工产业的创新发展一定要努力开创两条生产线同时并举的新局面:一是要建立起高质量的产品生产线;二是要建立起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生产线。两条生产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样才能开创有未来、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未来。

  三是扎扎实实做好人才培养。精细化工门类众多,专业要求极高,产品应用场景又极其复杂。因此,对人才的技术要求极其严格,而且有些人才的需求数量不大,但又不可或缺。“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是对这个行业技术人才的真实写照。精细化工企业必须要按照产品专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才培养,按照需求培养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大胆使用人才,是这个行业人员培养的基本要求。既要加快培育,又不能急于求成;既要大胆使用,又不能求全责备,一定要久久为功。

  四是全面营造创新发展环境。刚刚结束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做出了全新的部署。我国精细化学工业的创新发展,必须要营造让广大干部职工放心、放手的创新环境,既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又要宽容失败,允许探索;既要鼓励无私奉献,又要落实激励措施,为全行业的创新发展,营造一个宽容和谐、团结奋进的大环境。还要在财政、金融、应用、投资、进出口、能源、生态环境、价格等政策方面协同发力,创造一个落地有为的支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政策环境。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写到:“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九部委《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发布,让我们尽快行动起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扎扎实实、落实措施,全力开创我国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评论
网站地图